新聞

2021年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何壽基學校 - 2021年1月
創造英語語境 激發英語能力
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何壽基學校(下稱「何壽基」),一直以「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作為教學理念,採用專科專教,促進教學效能。學校的英語課程重視活學活用,加入跨學科及STEM元素,以合作學習形式進行,讓學生發揮互助精神。
鍾艷紅校長分享,該學校每級設一班英文班,英文班的班主任皆為英文老師,除中文及普通話課外,所有科目以全英語授課。小一至小四的副班主任為外籍教師,全面提供英語語境。學校每級另設一班英文加強班,照顧成績未達標入讀英文班,卻深具潛質的學生。教學以廣東話及英語雙語並進,課後亦會有英數、英常補底班,照顧學習差異。
設計故事情景 活學活用
何壽基的英語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會根據單元內容,加入真實情景。例如教授購物主題時,會請學生化身老闆挑選貨品、定價格,進行遊戲。老師亦會帶領學生到黃金海岸訪問外籍人士,參觀國際學校,全程與國際學生上課,進行茶點、課外活動等,有助讓他們體會英語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此外,三年級的教室以《哈利波特》作布置,該書的角色思想正面,熱愛學習,以此為主題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同學會被分配到故事中不同的學院,在課堂上更會化身成小巫師,學習用水果廚餘製成清潔劑。學校的教學策略強調活學活用,不主張死背詞彙,而是透過有趣的活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引發他們運用英語溝通和學習的動機。
校本閱讀課程 以讀帶寫
學校共有四名外籍教師,負責編製校本閱讀課程。教學材料有生字、句子架構、填字遊戲及電影等,配合拼音學習,包攬眾多學習元素,在講故事時亦會加入藝術、話劇成分,增加趣味。其中一名外籍教師本身是著名的作家,以讀帶寫,更有助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校會將學生作
品集結出版,並舉辦發佈會讓學生分享構思,對學生及家長而言都是很大的鼓舞。未來學校亦打算推出詩集,將他們的寫作才華向外界展示。
另外,跨學科、STEM元素的應用,亦有助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果效。學校會提供英文漫畫,並活用遊戲、音樂等形式教授英語,因為音樂能令學生的感官更加深刻,例如是邊跳舞邊學拼音歌,同時運用視覺、聽覺及肢體,都能使記憶更持久。老師更會挑選整理不同的影片,讓他們在電子平台觀看,推動自主電子學習。
課外活動 發掘潛質
學校的英語課外活動多姿多彩,包括英語朗誦、閱讀小組、英語音樂劇等,語境十分充足。何壽基學生在劍橋考試的成績亦相當不俗,八成學生能取得5個盾(滿分15個)。鍾校長舉例指,有學生到香港電台英文台當小主播,負責講故事,在公眾場合說出流利英語,比不少成年人都要優秀。她笑指家長曾向她反映,有時學生回到家中,仍然會跟父母講英語,成為了日常習慣。
家長心聲
4A 廖颽晴家庭
非常感恩,颽晴從小一開始便就讀英文班,課堂主要以英文來教學,讓颽晴能有較多機會接觸英文。無論在學習上,小組討論,分享感受,甚至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她都能以英語來回應,這方面顯得越來越有自信。
我深深知道要學好英文,必定要多聽多講才會有顯著的進步。經過三年多的時間,颽晴現在不再害怕跟外籍人士攀談,而且也喜歡上英文,這是我樂於看見的事情。從小學好英文,也是對將來升讀中學的最好準備。
4A 李睿曦家庭
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兩文三語十分重要,而語文需要從小常接觸才可以易於掌握及運用,感恩睿曦能入讀何壽基學校的英文班,讓女兒在兩文三語的學習環境下成長。
起初,以爲只有數學及常識科會用英語教學,意想不到連音樂科也以英文爲主。由於,家中以廣東話為溝通語言,令睿曦較少機會使用英語。現在,學校的英文班正好填補這方面的不足,並且為將來入讀心儀中學做好預備,最高興的事是就讀英文班後,女兒對於中文的興趣並沒有減少,對於中文與英文的圖書也愛閲讀,恩典夠用,感謝學校用心的栽培。
6A 米芷雲家庭 Family of Miles Jaylee Jane
Choosing a Primary school for non-Chinese children in Hong Kong is never easy. I want my children to hav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Going to a local school so their Chinese will be good and still can be educated in English which is their native language. I chose Ho Sau Ki Primary School as it not only provides English as a subject but also General Studies, Maths, Visual Arts, PE and Music for Primary 1-6 and meet my family needs. My two eldest children really enjoy going to school. They have learnt respect and determination which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being academically sound.
Furthermore, Ho Sau Ki School has provided my children with opportunities to shine because they can take part in non-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inter-school competitions. I would like to say a big thank you to those teachers handling both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aspects for being so caring and supportive to my children.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y youngest son who will join Class 1A next year.
2019-2020年度畢業生心聲
畢業生郭嘉怡
(現就讀於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我在三年級時升上英文班,初時我不大適應,遇到一些困難,但我沒有放棄。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慢慢地我克服過來。今年我升讀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因為當時在小學的英文班裡,我已習慣運用英語溝通和討論,跟現在的上課模式和語境相約,對我來説很容易適應中學的學習,亦慶幸我在第一次評估中取得全級第一名。
畢業生梁詩婕
(現就讀於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升上中學後,大部分科目都是用英文來授課的。而在小學讀英文班,可以更快地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學起來也輕鬆很多。例如在學習歷史、地理、科學這些科目的時候,靠著一些常識的基礎,所以比較容易理解。和外籍老師溝通時,也沒有什麼困難,我能有信心地和他們談天、討論。